台湾艺术品在北京艺博会展出
来源:新浪网  2012年08月20日  浏览次数:2221
       8月16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幕,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家画廊及艺术机构的5000余件艺术作品亮相。北京艺博会走过15个年头,参展规模逐年增大,成交额不断刷新,其中也有如2009年艺博会德加的《站立的女人》那样的艺术精品登场,一些知名艺术家也都曾借助过艺博会的平台。北京艺博会一直致力“引领社会艺术投资与收藏”,今年打出“两岸”牌,台湾十几个知名画廊参会,数百件艺术精品展现了台湾艺术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领先的艺术视野。

  洪易、王开方作品《话语权:同胞》

  “舌头”展示两岸同胞情

  在台湾的艺术作品当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放置在展厅门口的不锈钢雕塑《话语权:同胞》,作品是由台湾艺术家洪易与北京艺术家王开方共同完成的,作为本届艺博会的主题雕塑而放在显眼的位置,这幅作品像极了一座大门的两扇,分置左右。造型是一个被割断的舌头,一部分运用立体装饰艺术,一部分运用彩绘,两部分虽然在表面上不同但实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进入大厅的游客从中间走过,都能看到镶嵌在分割处的相对而立“映照彼此”的镜子。造型现代感十足,同时又寓意两岸一家。

  《窥天》中的禅意空间

  在台湾的参会作品中,郑政煌的画作在台湾享有赞誉,包括台湾美术馆在内的很多美术馆都收藏了其作品,他也曾在美国、法国等各地举办过个展。这次艺博会他带来了自己的《窥天》系列木刻水墨作品。利用特殊材料的作品往往会有“讨巧”甚至“矫情”的嫌疑,而郑政煌却不同,木板上利用刀工的刻痕再次仿制树木的纹理,将画面分割成不同的空间,复杂的树木枝丫纵横交错后伸向远方,水墨的皴法使画面中的枯木古朴深邃,半浸在水中的人脸上站立着一个喜剧般的背影,宽大的西装,卓别林的帽子和站姿,在枝丫的延伸处,另一个自己也在月下瞭望远方。在一幅画中,作者藏了太多的空间和层次在里面,每一个背影都是自己,在不同的空间感受雷同的景致与孤独。

  郑政煌谈到自己的作品:“这是佛学给我的启发,每个人在参悟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的层次,在微观的世界里,从色到相再到识一一排铺,层层展现,表现我们刚意识到想要认识本体之前的状态,当我们被俗事所扰的时候感到片刻的放空,而这当下就会产生一种安然的感受。”

  藏家有了更多选择

  郑甘美女士是台湾资深的艺术品收藏家,从事艺术收藏已经三十余年,她的画廊郑甘美艺术空间作为台湾的知名画廊应邀参加了本次艺博会。二十余幅极富台湾特色的现代艺术作品在毗连的两个展区进行展出,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媒体和收藏家驻足。上半年在上海的展览才结束,她就赶到北京参加艺博会了。

  郑甘美1992年第一次来到内地,结识了刘海粟大师的弟子沈天万教授,沈教授向她介绍了当时内地艺术家的创作环境。不久之后郑甘美来到圆明园外的“画家村”:“那里有很多年轻画家,方力钧和岳敏君当时都在那里,我花了三万美金买了很多作品回去,当年的想法就是单纯地为了支持艺术。”而如今在郑甘美眼中,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成长起来,不少艺术家也“出人头地”了:“很多有实力的画家开始走出国门,在更大范围内享有声誉,在全世界开画展,内地的收藏家群体也不断壮大。一些画一度从一万卖到了一千万。”郑甘美认为如今的市场更为成熟:“理性回归之后,市场更加成熟和稳定,对真正好的作品和有实力的画家来说是好事,有更好的机会。”

  郑甘美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让内地的藏家更多地了解台湾艺术:“很多内地的游客到台湾来都要买台湾的茶、玉、水果,却不知道台湾的艺术品有多好。”她介绍:“台湾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他们有更为宽广的国际视野,这是多年积累的结果,是当地人文内涵的表达,他们的作品很值得收藏。”郑甘美的画廊曾经给不少内地的青年画家在台湾办过画展,而如今她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内地藏家理解台湾画家的艺术。

  与郑甘美相同,对于参加艺博会的台湾艺术商人和画家来说,日益成熟、稳定、壮大的国内艺术品市场,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广大藏家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

动态资讯
鉴评专家